安徽罗岭镇:铸造产业“金钥匙” 解锁乡村振兴路
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安徽罗岭镇:铸造产业“金钥匙” 解锁乡村振兴路

湛蓝的天空下,满坡金蕊遍地黄,微风瑟瑟菊花香,山下万亩小红稻连成一片金色的海洋,沉甸甸的稻穗儿在微风中摇曳生姿,山水间夹着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……行走在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,到处涌动特色农业发展的澎湃热潮,一幅产业富民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种下“菊花苗”收获“致富芽”

11月1日上午,微风瑟瑟,罗岭镇妙山村金丝皇菊基地散发着浓郁的芳香。

“郎对花,姐对花,一对对到田埂下……”在著名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经典唱曲《打猪草》吟唱声中,金丝皇菊种植基地迎来了新一季的菊花采摘季,几十位村民提上篮子,穿梭在花海中采摘菊花,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。

今年68岁的朱海宽是罗岭镇妙山村的脱贫户,家里6口人,儿子儿媳在外打工,他与老伴在家带两个孙女,平时就在自家承包的菊花地里劳作,一年下来能多收入3万多元。“在家门口上班挣钱,还能照顾家里,很知足。”从昔日一家人围着田地转,一年“刨”三五千元的收入,到在基地打工,说起现在的生活,朱海宽一脸快意。

与此同时,在基地的烘焙车间,烘干机器正在轰轰运转,一框框新鲜的菊花经过分拣后,投入机器里连续烘烤,包装后将“线上+线下”,统一投放市场。

为促进乡村振兴,寻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,罗岭镇引导妙山村和黄梅村发展菊花产业。妙山村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,加强推进校地产学研合作,发展菊花加工产业。黄梅村采取“基层党组织+公司+合作社+规模种植户+农户+贫困户”的经营模式,种植菊花,以“土地流转”“反包倒租”“务工就业”等方式助力减贫致富、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。

在罗岭镇像朱海宽这样通过菊花产业增收的脱贫户共有90余人。

该镇目前已建成杭白菊与金丝皇菊两大菊花基地,种植面积达1100余亩,年土地收益4万余元,450多户村民依附在菊花产业链上稳定增收,拓宽了群众的脱贫方式,也保证了扶贫攻坚的硬实力。

撒下“科技籽”秋收“致富红”

罗岭镇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,多年来以种植水稻、油菜等传统农作物为主,缺乏特色产业,单一的收入结构是农民致贫的主要原因。为了破解发展困局,罗岭社区积极盘活村级资金、资产、资源,大力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,完善“村集体+企业+农户”利益捆绑机制,起初将社区流转的土地1800多亩流转给宇顺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,研发特色红稻品种两优68和徽两优1898项目,发展订单农业,目前公司合作的农户加合作社共有150户。

“我种小红稻比种植普通品种水稻600亩要增收20多万元。”种粮大户武士魁高兴地说,如今,像他一样,积极种植小红稻的农户腰包也越来越鼓。

“在小红稻种植基地工作的村民最多的时候,能达到100多人,除草的、插秧的、施肥的,这些村民的到来极大地缓解了用工问题。”宇顺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发文向笔者介绍。

据了解,罗岭镇将发展健康生态米种植作为脱贫产业的主导项目,小红稻种植面积已由2017年的3000多亩增加至1万多亩。

荒山变“金山”茶叶送“富”来

走进罗岭镇姥山社区的茶叶基地,一垄垄茶树随风摇曳,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。

“一开始,山上的茅草长得比我还高呢。今年年初,茅草全部被我们清理掉,改为种植茶叶了。”姥山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凯说,自打这片荒山开发后,茶树取代了往昔疯长的茅草,显得格外有生气。

今年来,姥山社区抢抓时机,把握政策,整治闲置山场,盘活村集体“沉睡”资产,投资50万元,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茶园120亩,采购16万株白茶——黄金芽栽种,打造高端茶叶种植基地。预计3年后产生效益,5年后茶园收入可达到25万元。

同样,在该镇其他村居生态茶园也生机盎然,散发着勃勃生机。小龙山社区狮岭茶场共有300余亩,此前,因地处深山,交通不便,多年来无人管护。今年3月开始,社区每天组织40余人对狮岭茶场进行清园。

截至目前,该镇共整治闲置荒山2450余亩,其中,改扩建生态茶园1710余亩,共计种植茶苗50万余株,预计2022年全镇茶叶产量达到4万多公斤,带动收益2000多万元。

芳香的菊花,绿色的茶叶,红色的小红稻,罗岭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,瞄准“多彩”农业,不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,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之路。(汪秀兵 宋欠)

原标题:铸造产业“金钥匙”解锁乡村振兴路

注:内容来源人民网-安徽频道,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